101年9月5日校務會議通過
一、  依據:
1.   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會「永續發展行動計畫」。
2.        
教育部、環保署「加強學校環境教育實施計畫」。
二、  目的:
1.    有效運用教育方法及過程,培育師生了解人與環境之相互關係,增進國民改善環境所需之知識、態度、技能及價值觀。
2.    輔導學生重視環境保護,除建構校園師生的環保觀念外,亦將環境保護、環境衛生及愛惜環境資源的觀念和種子,由學校推展至家庭並擴及社區。
3.    兼顧人文理念和科學方法,致力於環境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育的合理經營,以促進永續發展。
4.    培養愛護環境,尊重自然,養成珍惜資源、節約能源、惜福、愛物的生活習慣。
5.    配合「九年一貫課程」綱要、結合鄉土教材及環保教育,研發教學教材。
三、      組織:
四、      項目、內容及方式:
項目 
 | 
  
內容 
 | 
  
進行方式 
 | 
  
執行單位 
 | 
 
推動校園環境管理計畫 
 | 
  
一、訂定永續校園環境管理計畫 
二、發揮環境教育推展小組組織功能。 
三、執行校園環境管理 
四、執行校園環境清潔 
 | 
  
1.訂定符合本校特色的永續校園環境管理計畫。 
2.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參與校園環境管理計畫的推動。 
3.推動校園環境稽核實務,以強化校園環境管理。 
1.成立並發揮環境教育推展小組功能及其運作。 
2.定期檢討環境教育推展小組工作推行及相關措施。 
1.採行綠建築觀念,以建構及修繕房舍、設施、場所。 
2.持續多層次生態栽種,營造本土生物多樣性校園生態環境。 
3.妥善處理教學後之廢液及廢棄物。 
4.定期取樣學校飲用水體送檢化驗,並委由專人或維修商依約定期維護管理。 
1. 廁所清潔維護  
2. 校園環境清潔 
 | 
  
總務處 
教導處 
總務處 
教導處 
總務處 
校長 
環境小組成員 
總務處 
總務處 
教導處 
教務組 
總務處 
自然科教師 
總務處 
訓導組 
總務處 
 | 
 
進行環境教育教 
學 
 | 
  
一、培育環境教育教師成長 
二、開發環境教材 
三、舉辦環境教育 
 教學活動 
 | 
  
1.辦理環境教育研習課程。 
2.成立環境教育教師專業成長團。 
1.設計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活動。 
2.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,研發融入環保知識的教案。 
3.規劃成立環境保護生態教材園(水生植物池)及校園教學步道,提供學生學習。 
4.設置環境教育網頁、環境教育宣導場所。 
1.設計環境教學活動。 
2.運用教育部、環保署編訂的環保輔助教材進行教學活動。 
3.進行師生、家長環境教育活動。 
4.辦理校外環境保護服務活動。 
5.辦理生態教育校外教學 
 | 
  
教導處 
教導處 
各領域召集人 
總務處 
教導處 
 | 
 
推動環境教育工作 
 | 
  
一、舉辦環境教育學藝活動 
二、落實推動生活環保 
 | 
  
1.舉辦環境保護相關之藝文比賽 
2.張貼環境保護相關資料。 
3.舉辦學生環境保護宣導活動。 
1.推行校園垃圾減量、資源回收。 
2.實施二手制服、教科書及學用品回收再利用。 
3.鼓勵學校使用再生能源、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及使用省水省電器材。 
4.推動辦公室做環保。 
5.鼓勵學校推動廚餘回收再利用。 
6.加強校園辦理省資源、低污染、綠色消費、綠色採購等生活環保教育宣導活動。 
7.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推動校園環境保護服務工作。 
 | 
  
教導處 
訓育組 
總務處 
教導處 
總務處 
訓育組 
 | 
 
環境 
教育 
獎勵表 
揚 
 | 
  
表揚推動環境保護人員及學生 
 | 
  
1.表揚推動環境保護有功人員及學生。  
 | 
  
教導處 
 | 
 
五、預期效益:
1.    配合學校願景、課程目標與師生需求,將學校建築設備改良綠化,積極推動校園永續化經營。
2.    經由教育過程,讓親師生體會永續精神與環保生活的重要性,從課程中思考學習,由日常生活中力行實踐。透過學校師生及家長的參與,共創符合永續發展、安全舒適的校園環境。
3.    倡導珍惜資源,確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以互益互存之理念,使師生能崇尚自然,實踐節約能源,愛物及節能減碳的生活方式。
4.    營造綠色校園環境,推動永續校園之環境教育,加強綠美化及環境衛生,維護校園環境品質,提供自然健康的學習環境。
5.    引進社區資源,相互交流,由社區幫助學校教學,並且由學校發揮教育影響力促進社區的永續精神與環保實踐。
6.    定期檢視執行成果,持續修訂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計畫,逐步落實永續發展的理想目標。
六、本會規程陳請校長核准後校務會議公佈實施,修正時亦同。